陇这边基本上不会出什么乱子。他原以为,楚王这个时候应该会急不可耐的和他们商量,如何更进一步入主东宫。
但是楚王没有。
自始至终,他从未提起过这件事情。而从他最近的表现来看,整理朝纲方面,虽然略显生疏,但是手段可不青涩。
无论是提拔自己人还是打压异己,楚王都做的游刃有余。现在提拔于世虔,更是在巩固楚王府的世家力量。
而裴矩想的更深一层则是,楚王的聪慧,远超废太子。他觉得,楚王很清楚大唐的立国之根基在哪儿。
只要稳住关陇,将来不出大乱子,楚王只会越来越强。
他忍不住腹诽,楚王真的只有二十岁?
这份老谋深算, 可不像是年轻人该有的。他不禁想起隋炀帝, 那位也是一个资质出众的帝王, 只可惜就是太能折腾了,而且是不顾后果的折腾。
如裴矩猜测的那样,李智云很清楚,大唐立足关陇,他第一步必须要稳定关陇。欲稳定关陇,必取其头部三家。
即窦氏、独孤氏、于氏。
窦氏不必多说,宜阳坊大火一案,李智云知道短时间内他是不可能拉拢窦氏了。再者,窦氏在秦王死后立即向废太子示好,毫无底线可言,李智云也不敢轻易相信他们。
而独孤氏早已是他的人,提拔独孤怀恩做京兆尹,就是给独孤氏甜头尝尝。
那么,剩下的就是于氏了。
他和于氏没有深仇大恨,拉拢他们应当是可行的。
若独孤氏和于氏都靠向他,这就等于一大半的关陇世家支持他,剩下窦氏,翻不起什么风浪。
杨恭仁等人都是聪明人,自然不会在这个大事未成的时候就开始争权夺利。他们清楚楚王为什么要这么做,因此并无意见。
对他们三人的懂事,李智云很满意。
唯一的不满意的就是一直没说话的裴寂,不过他现在没有老李给他撑腰,他的意见等同于放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