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这清净之地,怎奈身兼主持之职,一时走不得。加之观音寺是他出家之地,感情深厚,也不舍。都说出家无家,四海为家,其实也有归宿。
一晃儿五年未见老喇嘛,这次趁有暇隙,便进了山。
只是这次进山感觉不同。
以前也有柏油路面,只是到了外围山口镇子就没了,现在却修过了第一重低矮山峦,通到了里面的村子。出了村子是黄土路,也比以前宽了许多,平整许多,小轿车可以通行。
黄土路上坡下梁,蜿蜒十数里,来到大山脚下。
到这里小轿车就上不了山了,人们得需步行。
以前上山路是一条险峻异常的羊肠小道,得小心谨慎的爬行,现在却宽了许多,四驱吉普可以行走,但坡度极大,依然险峻,稍有不慎就会坠入山涧,车毁人亡。
大德行至山脚平台处,这里有四台高档轿车停泊,上山路上有十几个男女在艰难的缓慢前行,很是吃力。
看来这里也被尘世中世人发现,来此敬香还愿了。
大德起步上山。
路明显是人工扩修的,全是碎石,应该被重型机械压过,不怎么硌脚。
走有半个小时,来到平缓处,路面宽了许多,靠山崖那停着一台钩机,并且上方不远处还传来机器的轰鸣声。
钩机旁是个已经修好小亭子,先前上山的十几个男女正坐在里面休息,看到大德都热情的打招呼,大德双手合十回礼,也没休息,继续往前走。
上山难,但比以前好走多了,以前是爬,现在是走。
一小时后,大德来到半山腰,被眼前的一片庙宇惊呆了。
以前这里只是一处稍大的平台圪崂,倒也能建两三间屋舍,如今被现代化机械推平填堵,建了庙宇,青砖红瓦,很是壮观宏伟。
大德站在庙前打量半天,没有进的意思,只是看着里面少许香客烧香磕头,还有几个喇嘛在忙碌着。
往庙宇后面山上望去,更高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