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也带一桶,每天晚上吃饭的时候喝二两,喝完你就知道了,脸热舒服,睡觉都香。”王淑兰说。
“我现在就觉着热------”女同学摸着脸,兴奋的说。
有了酒做媒介,话题开始从家常琐事扩大到国内国外,天南海北。从各地的风土人情说到了不同的饮食文化、吃喝拉散。
“我家在苏州有六家店,生意都挺好。”王淑兰说。
“就你家这饺子,这菜,再加上这酒,到哪开都行。”女同学老伴说。
“还可以,主要是打出名了,饺子是传统美食,接地气,老百姓喜欢。”王淑兰说。
“你这第二家店准备啥时候开业?”女同学问。
“下个月末。”王淑兰回答。
“开业通知我,好来捧场。”女同学说。
“肯定通知你。”王淑兰说。
这顿饭吃的非常好,席间王淑兰像讲故事似的讲了老谭被撞的前前后后,并提及了苏州穆家。女同学老伴显然知道穆家,但没说啥,只是似乎无意的说了句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夜路走多了总能碰着鬼。
王淑兰很聪明,通过大形势分析知道女同学老伴说的啥意思,所猜不错的话应该是有关部门正在调查穆家,要是这样的话老谭被撞的事很快就水落石出了。
同学夫妇临走时王淑兰给每人带了一桶老酒,夫妻俩笑逐颜开,显然这酒喝对味儿了。
送走同学两口子,王淑兰给苏州王姐打了电话,俩人在电话里交换了意见。王姐也收到消息,说是穆家这一派开始倒了,现在正在查呢。
“我给公安局打了电话,他们把老谭的案子放到特案处理,大力抓呢。”王姐说。
“好。”王淑兰说:“妹子,有啥需要的你就说,我大力支持。”
“呵呵,好,不会客气的。对了,姐,你啥时候来苏州?这时候来最好,不冷不热的,等七月份天就热了。”王姐说。
“我看看,这两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