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
以楚州为作战根据地,攻防山东。
——淮西战区,张俊为主将。
以泗、濠、寿春为作战根据地,攻防安徽北部。
——荆湖战区,岳飞为主将。
以德安、襄阳为作战根据地,攻防河南。
同时发动太行山民兵,扰乱金人之后,策应正面作战。
攻还是守?战还是和?
虽然设置了三大战区,但“战还是和”这一个问题,着实争论了有十多年。
从1125年金兵南侵,直到1142年《绍兴和议》签订,这个争论才结束了。
——明确了投降求和。
1127年,宋高宗赵构即位之初,就面临两大问题:
如何巩固帝位?
是否抗金、怎样抗金?
理想状态下,这两个问题可以合成一体:
以抗金为号召来巩固帝位,通过不断巩固帝位增强抗金实力。
但当时宋高宗赵构面临着极其混乱的状态,政治、经济、军事都已崩溃,体统瓦解,国家一度成为无组织状态,他个人在扬州时也曾经仓皇一人逃窜。
另外军力也不济。
韩世忠军三万,张俊、岳飞军都不及三万,刘錡不满二万,川陕军五、六万,总共仅约十多万,而且分布在东西数千里的战线上,防守都极其困难。
还有:财政亦匮乏。
军事所需,占到宋财赋十之八九。
为征税,茶、盐税不够,增加税种;
农民、商贾、甚至和尚道士都在征税之列。
因为赋税太重,激起民变,东南民患数起。
这还只是客观条件限制。
在宋高宗赵构的内心世界里,还有两重忧虑:如果打败金国,如何安置徽宗、钦宗二帝?
军事作战,容易形成军事将领尾大不掉,难保再次出现“陈桥兵变”之事。
客观条件,决定着能否战败金国。
后两个忧虑,会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