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想,感觉儿子说的确实没错。
这大明朝只要有自己在,就没有推行不下去的制度!
想当初,国朝初定,为了厘定田亩。
他一口气杀掉了多少敢于反抗的地主、官员!
只要能够让自家王朝永固,这些事他可不在乎。
只不过,标儿以前向来宽仁,怎么苏醒以后变得有些狠辣起来……
还是要找机会多劝说劝说,唉,这孩子。
……
第二天,朝堂之上。
“什么?!”
文武百官都被这份科举制度震惊了。
什么意思?
不但圣贤之言全没了,取士的标准也变得十分陌生。
说好的股取士,江山稳固呢?
这都是改成什么玩意了?
礼部尚书第一个跳了出来,大声悲呼:
“陛下!”
“这万万不可啊!”
“国家抡才大典,岂能如此儿戏?”
他一边高喊一边偷眼瞧去。
太子朱标正饶有兴致的打量着他们呢。
朱元璋面沉如水,缓缓说道:
“哦?”
“宋卿为何这么说?”
“朕和太子研究多日才得出的制度。”
“在你眼中竟然只是儿戏吗?”
礼部尚书很慌张,他无助的跪在地上,满脸仓皇。
中书省左丞相汪广洋站了出来,他对这份科举制度也很不满意。
这岂不是绝了全天下读书人的进身之路?!
“陛下,这份制度确实颇有几分荒谬之处。”
“圣人之言怎可抛弃?”
“还望陛下三思啊!”
满朝文武纷纷附和。
“臣等附议。”
“望陛下三思!”
看着满朝文武百官这副模样,朱元璋不但没有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