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想应道,
“那里汉夷混杂,时常有械斗发生,先生乃是读书人去那里只怕……”
彭先生闻言微微一笑应道,
“指挥使大人如此关心小人,小人实在感激,只小人寒窗数年,有这一肚子经纶却并不只是为了货与帝王家,也是想为百姓做一些实事好事……”
彭先生此言一出,倒是令得牟氏父子刮目相看,牟斌虽出身锦衣卫但也是心怀天下,性子耿直,最钦佩那些一心为民的读书人,闻言不由对彭先生抱拳道,
“先生高洁乃是吾辈不能比的!”
彭先生听了却是苦笑一声,
“大人笑话了,小人这话不过就是给自己壮胆,再往脸上贴些金,实则也是多年屡试不中,只得出此下策给自己寻个晋身之路!”
大明吏制,地方官员都有推荐贤良的名额,他这一去,若是做得好了,便可得到同窗好友的推荐,直接入国子监,入了国子监便是乡试不中,也可外放一个小官儿的。
这位彭先生单名一个煜字,说起他的科举生涯,那是令闻者伤心,听者落泪!
说起学问,他那也是寒窗数载,很是刻苦读过书的,肚子里也是真有学问,要不然牟斌为何能亲自上门求师,只是这彭煜也不知怎得,这考运实在是天字第一号的差,自十二岁考县试开始,却是没一回顺利的。
彭煜家乡乃是在惠州府河源,彭氏一族在当地也是大族,家大业大在外头难免有树敌,正巧彭煜十二岁入县试这一年,却是彭家世仇做了这一任的广东学政,知晓彭煜自小聪慧,过目不忘,乃是彭家年轻一代的后起之秀,如今大权在握如何不全力打压,这厢一番使劲儿下来,彭煜果然是连县试都未过。
之后三年,那位在位上坐的稳稳当当,就生生压了彭煜三年,之后好不易彭家想法子将他弄走了,却正遇上彭老太爷仙逝,彭煜乃是长房长孙,守孝又是一年,刚出了孝又是彭老夫人,又是一年,好不易到了十八岁这年,倒是参加了县试,竟是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