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我一半也好。张师傅,您去过石蜡村的玉矿吗?”
“当然去过。那儿有三个矿坑。挖出来这种玉的坑最深,已经深入山体七十多米了。”
陆丞没再多问,当场掏钱买了几件玉器,包括两只手镯,两件手把件,还有一颗吊坠。
尽管张欣宇说是“稀世珍品”,也只收了2600万,相对而,这已经是岱山玉的天价了。
陆丞走出玉器厂,驱车前往石蜡村。
石蜡村乃是个小山村,总共住了十几户人家。
石蜡村的北边有一个山谷,乃是岱山玉的矿坑所在地。
陆丞将车停在较远的地方,走到山上查看气机和地脉。
他在这附近走走停停,查看了许久,发现这儿只是岱山的一条支脉。岱山的主脉笼罩着一层浩瀚的清气,而这条侧枝只带着一抹浓郁的青气。
他激活了隐身符,悄悄潜入矿坑里查看。
然而结果差强人意,两条矿坑都没有灵气,只有一条矿坑有较弱的气机,带有灵气的玉石并不多,他一直走到坑底,才找到一片很小的区域,有一条尺许粗的矿带,挖出来的玉石中,有很少一部分,不到百分之一,属于“半灵玉”。
此时矿坑里还有工人在工作,陆丞隐身捡了一块二十公斤的岱山玉,便悄然离开了。
他知道这几道矿坑都属于一家采玉公司,而这家公司为了拿到采矿权曾经出了高价,每年5亿元可不是小数字。
因此之故,陆丞并不想横叉一杆子,将那少量的半灵玉占为己有。
他真正想干的,乃是找到岱山的主灵脉,然后挖个深坑,将和田玉和翡翠埋进去,从而得到真正意义上的“灵玉”。
随后几天,陆丞围着岱山四处转悠,站在山岗上定睛观瞧。
岱山不是一座孤零零的馒头山,而是一片硕大的山脉,雄起于华北平原之东,凌驾于齐鲁平原之上,东临大海,西靠黄河,南有汶、泗、淮之水,东西长约200千米,南北宽约50千米,主脉,支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