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观,供奉桌上摆的是三清木雕,泥塑前的香炉上插满了香烛。
整座道观全是香烛燃烧后残留的气息,香客络绎不绝。
大殿门口几个小道士在分发香烛,每个领了香烛的人,都会往旁边的功德箱中投掷银钱。
有多有少,道士们也并不强求。
让风羲感到诧异的是,如此繁荣的道观应该是不缺银两的。
可是道观中的道士们都穿着朴素,甚至可以说是比较破烂,每个道士的衣服都可以看出补疤,即使观主的衣服也不例外。
而且道观中也没有求签的地方和解签的人。
等到黄昏,香客陆续离去。风羲才找到了观主,老观主命人备上酒菜,席间问出了自己的疑问。
“福生无量天尊,贫道有一惑,不知道兄能否为我解答?”
满头银丝的老道似乎知道风羲所惑,直接笑道:“道友是否疑惑,本观香火鼎盛,可为何观中众人却过的清贫。”
“确实有此疑惑,希望道兄为我解答。”风羲诚恳的请教。
“道友不是我车迟国人,有此疑惑也很正常,我们车迟国崇信吾宗,全靠三位国师常年奔波国内,四处祈雨做法。”
“百姓信任吾等,吾等更该自强,做出表率。道友莫看国内道观香火鼎盛,可每个道观的一切所得,道观都不会私用。”老道长扶着胡须自豪的说道。
“那这些银钱要用在何处?”风羲更加疑惑了。
“正所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我国境内虽无天灾,百姓安居乐业,可周遭国家时有天灾,百姓流离失所。很多难民听闻车迟国年年风调雨顺,就全部涌来。当今圣上起初是不愿收留这些灾民的。”
老道长顿了顿继续说道:“三位国师悲天悯人,向皇上求情,灾民才得以入关。很多灾民来了就不愿离去了,都自发开垦荒地,想要定居下来。三位掌教降下法旨,要求各地道观借钱借粮,帮助灾民渡过难关。”
“我等本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