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赞周心道这家伙别看耿直,反应倒是不慢,笑道:
“陛下有密旨宣与左御史,内阁中有王阁老斡旋,票拟是没问题,这样悄悄进行就好。”
“朝臣们知道旨意与否不重要,陛下的意思,是要让山东、河南、四川等地都知道新朝有联寇逐虏,赦免贰臣的这道旨意。”
“至于招揽人才,安抚人心,这便是左御史要做的了。”
左懋第恍惚半晌,直到韩赞周提醒他,方才叹道:“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
“我大明出了这等贤君,乃是江山社稷之福!”
韩赞周微微一笑,将手攒到宽袍大袖中,眯眼道:“左御史且回去静静等待,今夜便有密旨降临。”
当晚。
月光穿透老槐树叶间的缝隙落在院落中,一名身着红色官服的中年男子,正闭目等待。
不多时,一名管家模样的仆人跑来,喜形于色:“老爷,来了,他们来了。”
左懋第难掩心中的激动之情,吐出口气,静静等待。
一名小太监出现在院落中,如此重要的政策转变,却没有多少重要大臣在场。
宣旨者一人,接旨者一人,旁听者一人,仅此三人而已。
他们谁都不会知道,这道圣旨一旦颁行下去,将会对目前的局势起到如何翻天覆地的影响。
“都察院左都御史接旨。”
“臣都察院左都御史左懋第,侯旨!”
左懋第匍匐在地,静静等待。
小太监从衣袖间取出一份金黄色卷轴,缓缓在半空中铺展开来,宣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以藐躬,缵兹危绪,上承祖宗,下临臣庶,御极金陵。然江山半壁,建虏入关,万方有罪,罪在朕躬。
改元绍武,当大赦天下,流寇亦朕之子民,朕甘冒僭越祖制之大不韪,仁心爱之,同并赦之。
建虏实狼子野心,窃占京师,欲亡我华夏之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