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事儿已经传开,之后该怎么处理?
这才是隆庆皇帝现在最头痛的大事儿,不能任由民间继续流传下去,否则自己这个皇帝的面子都丢光了。
高仪、赵贞吉两人,文章做的都不错,可惜,他现在不需要会写文章的人。
文采斐然,翰林院一抓一大把,否则怎么考一甲,怎么过朝考。
想到最先发现此事不妥当之处的还是魏广德和殷士谵,他们才是他最需要的人。
能发现问题,还要能解决问题。
没有过多犹豫,隆庆皇帝提笔在魏广德和殷士谵名字上打了勾,随即又在旁边注释一段小字。
服侍在隆庆皇帝身边的两个太监,一个是腾祥,一个就是陈矩。
虽然隔着一点距离,腾祥年岁有些大,或许老眼昏花看不清楚,可陈矩现在还年轻,自然看个明白,心中不免一阵唏嘘。
他和魏广德结交是什么时候,那会儿魏广德刚参加完科举成为庶吉士,御史,没想到才多少年?
十来年的时间,就从新科进士一跃而入内阁,成为阁臣,怕是大明开朝以来,最快从庶吉士跨越到内阁大学士的人了吧。
不过毕竟是接受过太监学堂正规教育的人,又接触机要甚久,只是片刻功夫陈矩就轻轻摇头。
因为他想起来了,魏广德虽然升官看上去很快,但是貌似历史上比他更快的还有,而那个人就是嘉靖皇帝曾经非常倚重的大臣-张總。
张璁字秉用,号罗峰,后为避御讳,明世宗赐名“孚敬”,字茂恭,浙江温州府永嘉县人。
明朝中期重臣,也是“大礼议”事件中最重要人物之一。
张璁为正德十六年进士,虽为正德年间进士,但此时御座上的皇帝已经换成了嘉靖皇帝朱厚熜。
可以说,张總入仕途就是跟着嘉靖皇帝混。
他从进士到内阁阁臣用了多长时间?
七年。
正德十六年五月中进士,嘉靖六年十月入阁。
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