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就是黄子澄。
朱允炆为皇太孙时,他一直陪伴在旁,而一件事情的发生更是加深了他与朱允炆之间的感情。
有一次,朱允炆在东阁门外唉声叹气,正好被经过此地的黄子澄看见,他便上前问原因,朱允炆看他是自己人,便说了实话。他担心的正是他的那些叔叔们,万一将来要造反可怎么办才好。没想到黄子澄听后微微一笑,要朱允炆不用担心,他说:“诸王的兵力只能用来自保而已,如果他们敢造反,朝廷发兵攻击他们,一定能够取胜!”然后他又列举了汉景帝时七国之乱的故事来鼓励朱允炆,表示只要朝廷出兵,叛乱一定会被平定。
朱允炆听见这些话,顿时大感安慰,他把这些话记在心中,并感谢黄子澄为他指出了一条金光,大道。
大汉,正与卫青与霍去病等将令在商量攻打匈奴的汉武帝刘彻,看到这一幕,直呼一个好家伙,你想学我父皇,那你也得有跟我父皇一样将军周亚夫,
视频继续播放,
“朱允炆想学汉景帝削蕃可以啊,但关键汉景帝有周亚夫可以平定七国之乱,你建文帝有周亚夫吗?还是有可以跟周亚夫比肩的大将?
这又是一个典型的脱离实际以古论今的例子,试问周亚夫在何处?你黄子澄能带兵打仗吗?
总而言之这以上三人,有几个共同特点:都是饱读诗书,都是文人,都有远大理想,都是书呆子。
正所谓,书生误国,并非虚言。
当朱允炆正式成为皇帝后,他找到了黄子澄,问了后者一个问题:“先生,你还记得当年东阁门所说的话吗?”
黄子澄肃然回答道:“从不敢忘记!”
那就动手吧,朱棣迟早要反,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我的判断没有错,他一定会造反的!
可惜他们想错了朱棣其实并不想造反,他想当皇帝,但他不想造反,因为他希望皇位是来的名正言顺的。”
[相信燕王朱棣在造反前还是仔细了解过一些,前朝朝代史书的,古往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