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的就是在实战中修改或者描补了。
这时,秘书拿着琵琶跟二胡过来了。
“苏董,这是您要的乐器。”
谁让苏父宠女儿呢,有啥不能有的。
俞晚成接过二胡,先调试了一番弦音。
苏盛雪也抱过琵琶,戴好指甲,与俞晚成对音。
一切准备工作完成,俞晚成把乐谱给了苏盛雪。
“先看看谱子。”
“没事俞哥,刚刚你在编曲的时候,我都看得差不多了。”
苏盛雪看着乐谱试弹了几下,觉得可以了,就对俞晚成做了个K的手势。
俞晚成将二胡抵在左腿处,对苏盛雪点头,示意可以开始了。
苏盛雪深吐一口气,让自己彻底沉静下来,脑海中出现电影里的画面。
她的琵琶声一出,曲调虽平,却隐隐透出些许悲切、凄凉。
就像那风情万种的女子们,从容赴死的模样。
苏盛雪弹了一小段之后,俞晚成才悠悠地加进二胡的声音,为琵琶作配。
二胡的进入一点也不抢戏,反而让原本有些单薄的琵琶声,显得更加清脆抓耳,如同珠玉落盘。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旋律尾的二胡声,衬托着琵琶的悲切,让人感觉更加哀伤凄凉。
苏父听着只觉得耳目一新,脑海中的画面更生动了,曲中的情绪也更触动人心。
两种乐器不同的音色,却演绎出同样的悲凉,双声部的配合让音乐听起来有了层次感。
琵琶二胡相得益彰又相互成就。
琵琶仍旧是主旋律,二胡做的是和声。
这让琵琶的声音更加饱满,凄楚情绪更加浓烈。
曲子越往后,琵琶声越激烈。
琵琶声越激烈,二胡的伴奏就越哀怨,悲壮的情感就越浓烈。
两种音色的交织,深深触动了苏父的内心。
他仿若看到几个风尘女子,就从容走上那条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