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学宫的各位学首。
每次太子问政都是这些老家伙论战的时候。
言辞之激烈,场面之宏大,令人叹为观止。
因为他们论战,那是又论又战,直接动手那种。
很快,天空闪出一片豪光。
那是各位学首到了。
法家非子,主法家刑名之道,著述三术和一,为法家新学首。
儒家孔虞,儒家创始人孔子后代,孔家世传诗书礼仪之道,行世家之法。
墨家巨子,弘扬兼爱之道,学机关之术。
道家杨朱,行一己之道,宣众生趋利避害之理。
可谓各有千秋。不一而足。
而道家因其传承自黄帝之学,善能团结,所以为百家论战之主持。
百家格局在道家的无为自然下融合形成。
各位学首落座。
开始此次论战。
嬴政身边的侍者高声喧叫。
“此次太子问政,由法家,儒家,墨家,道家,四家主持,请各位学首开篇明义。”
秦国是法家的主场,自然首先发言。
“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准备好的法家士子在一旁高喊。
“善!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此是开篇明义,每家各出一言,提出自家的核心观点。等着其他人来辩驳。
儒家也不甘示弱。儒家为七国的学总学霸,就连秦国内部也有儒家的踪影。
别的不说就说各国王室,都按照儒家提出的礼法原则行使,虽各有不同,但大同小异。
儒家孔虞。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人恒敬之”
一旁也有儒家士子准备好。
“善!仁者爱人。”
接下来是墨家。
“兼相爱,交相利,尚贤而爱众,去非攻。”
“善,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