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莫要自误误国。法家为秦国正统,不可改易。”
“你这话说的,好生霸道,就不许别人选择了吗,你法家难道就是如此霸道之学?”
眼见嬴政有所转变。孔虞欣喜。
就算这嬴政没有选择我孔家儒学,捣捣乱也是可以的呀。
“二位不必争执,我今日所选非儒非法”
一听这话,墨家欣喜了,我墨家也是好的呀,快选我,快选我,我家老祖最近正缺气运。
“也非道非墨”
非子气笑了,你这小子还能选什么,在场的四家你都给非了,难不成你一国太子还去学纵横农兵不成。
“我悟出了自己的道。”
一言既出,四座皆惊。
没人怀疑嬴政,因为前人就有顿悟之说,墨家墨子年不到二十就达元神之境,又在儒学的学习中自创了墨家学说。
这是有先例的。
非子发问。
“你莫不是框我等。”
“嬴政绝不做欺骗之事。”
四子相视一眼。
“愿闻其详。”
嬴政正襟危坐,开始阐述自己之道。
“以法家律法为治国之本,但又要兼顾儒家亲亲之理,用儒家仁爱原则融情入法,为治道之根本,既要维护法制原则,又要维护亲情人伦。至于相悖之处,则以墨家兼爱大义弥补,损害公共利益者为犯法之人,最根本原则则是杨朱利益之说。”
这完全就是个缝合怪。
“这,融合各家之长,虽有瑕疵,但有其根本之理。”
孔虞问嬴政。
“王者为何?如何化解王者与民众之矛盾,”
“王者亦是民众,王者寻求私利,无可厚非,但不可损害公众利益,王者治理百姓,有功,理应得到更好的资源利益,有过,自然应当受过,但功过可以相抵,先人福泽亦能恩惠后世之君。”
“照你这么说,先君造福于世,后人毁坏也是合理的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