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打书 > 都市言情 > 大明英华 > 200章 戏台(上)

200章 戏台(上)(1 / 4)

二奶奶钱氏,与郑海珠一样,对于研发多锭纺纱机的积极性很高。阑

韩家的生意,本就是纺、织一体的。

能够在相同时间里纺出更多的细纱线,意味着布匹的价格就算降下一二成,货主的利润也不会比过去少,货的竞争力则强上许多。

郑海珠于是与钱氏直言:“二奶奶家有棉田,我在崇明的庄子也种棉花,咱两家又都养了许多能纺纱的妇人,快些将这多锭纺机做出来,我们占个先机,挣上头几桶银子。不过,此事就像打仗时新出的武备一样,很快便会被四面八方地效彷了去。”

正在琢磨轮机联动线绳的阿山,讨好地附和道:“夫人说得是。另一则,不晓得真的转起来,倘使出纱果然又快又好,织工那边是不是反倒接不过来。若那样的话,还须改织机哩。”

郑海珠斜瞥了阿山一眼。

此话不错,纺纱与织布的频率,当然要保持协调的配合。珍妮纺纱机的诞生,就是被飞梭织布机刺激的。

触动郑海珠的是,这个木工阿山,无论前几日被她差遣着打制小型炮车,还是今日来看纺纱机,都表现出一种若隐若现的思维上的敏捷。阑

那些被选做第一批营兵的辽民们,也不笨,但更多的是对将官号令的理解力到位,以及肢体反应的迅速。

郑海珠在心里对阿山做了个记号,然后向韩希孟道:“小姐,阿珠与你分分工,今日将唐老夫人这台纱机各画一侧,图纸交给阿山与几位纱工带回我庄子里,细细参研,打制新机,如何?”

钱氏一听,晓得郑海珠怕庄子简陋,怠慢了自己和希孟,还是让她们住在县城,却又不好让阿山这样的成年男子留下来。

“阿珠,”钱氏坦诚道,“这节令,不冷不热,乡间倒比崇明县城更舒服些。我与希孟,一起住过去吧。”

“呃……二奶奶,那边还未来得及造砖房,都是泥墙湖起的屋子。”

钱氏笑道:“泥墙又如何?我幼时在嘉定娘家,也住在棉田边。你们可晓得?二老

最新小说: 我是个替补却带队逆转夺冠 心声泄露后:满朝文武爱上吃瓜 鲨齿鳄吻间 我靠捉泥鳅抓鱼圆了上学梦 尤里的烦恼 穿书八零,恶毒女配开锦鲤挂 黄泉速递阴阳包裹请签收 两界:压榨员工算魔修吗 华娱:从黑皮体育生开始 砸古今通道后,渣男父子下跪悔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