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只能当书生,没有治理的才能,笨手笨脚,脱离实际,
咱很失望,后面就废除了科举,采用了古老的察举、荐举方法,当初天下初定百废待兴,咱没空等那群没有治理才能的书呆子。”
“父皇圣断,如今天下已定十几载,有了放缓的条件,再过几年,科举确实可以重启,
那个时候,纵然是书呆子也能给他们实践的机会,考中之后让他们实习,做得好就能录用,
不好的,就继续磨练。”
朱标笑说着,这事他和朱元璋自然都清楚。
废除科举到恢复科举,无非就是这个原因,在最开始根本没时间给那群呆子实践去,百废待兴,
察举、荐举直接唯才是用,不过荐举制也有弊端,容易造成门阀,尾大不掉,
所以随着天下的安定,科举之后又恢复了。
想不到更好的办法,科举是占据优势的。
解析画面继续。
“到了清朝,股达到了巅峰,开始走向更诡异的怪圈,因为出题的范围就在固定的一批书内,后人出题总是那么点东西,
就出现了比如题目是一个二字来答题这种题目,
答案是论语: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这是鲁哀公在询问田税问题,这是一道税题……
更有考官指着一个方向,根据方向做题的谬事。”
“这简直是荒唐,如何能这般做题?
这完全违背了股的本意,股的本意是提供一个对大多数人来说公平的环境,选出答题中的拔群者,是选才之法,
之后再去实践培养,这般无理出题……且股取士非是选取最聪明的那一类人,
而是最努力的那一类人进行培养,然后留用,当然聪明人是有优势的。”
朱元璋瞪眼,对着朱标道:“太子,记下来,之后写进皇明祖训,科举,要灵活取才,保持……”
“算了,晚点再说,朕还要仔细想想。”说到一半,朱元璋摆手。
‘这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