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凡说道:“徐州之地,北有泰山横亘,东有大海拦截,南有长江天险。”
“所需驻守之处,唯有西面。”
“泗水自北向南,流于徐州西疆。以河布防,明公若得徐州……”
“自然是高枕无忧!”
“再以徐州为起家之地,北出泰山可夺兖、青之地。”
“西进泗水可侵豫、荆之野。”
“南下长江可掠楚、扬之疆。”
萧凡说的这些话,语速不快。
刘备聚精会神,一字一句地记录在布帛之上。
关张赵三人听得如痴如醉,心驰神往。
“徐州东面,大海无边,鱼盐水利,可替明公提供源源不断的钱粮军资。”
萧凡继续分析徐州的优势。
“徐州牧陶谦,年事已高,膝下只得二子,长子商,次子应。”
“此二子才能,皆不堪重任。”
“明公千里迢迢,自青州抵达徐州救援,他日敌军退去,若陶谦让出州牧之职。”
“明公万万不可推迟!”
说到这里,萧凡声音提高了半度。
原本还在记录的刘备,顿时停了下来。
“趁人之危,非君子所为。”
“备不愿做此肮脏之事。”
刘备义正言辞。
萧凡摆摆手道:“他日真若这般,明公推辞,置徐州百姓于不顾,便是不仁。”
“违背了明公以天下苍生为念的初衷。”
“再者,明公以信义南下徐州救援,偌大个徐州无人执掌,全因明公推辞,这是不义。”
“大丈夫处世,以仁义为立身之本。”
“届时明公丢仁失义,如何站稳脚跟?”
“如何补天?又谈何兴复汉室?”
萧凡大声训斥刘备,丝毫不顾及刘备的脸面。
刘备哑口无言。
张飞直接附和:“是极是极,先生之话有理。”
萧凡又道:“明公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