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狗屁不是,因此挨了贾谊不知多少戒尺。
贾谊当然也是十分无奈,心道:这还是当初那个天才皇子吗……
如此,经过数学的刻苦努力,并挨了贾谊无数次戒尺后,刘荣总算是能够写好了字。
之后便开始教导刘荣一些古时典籍,如《论语》、《诗经》、《韩非子》等等。
当得知自己的孙子开始读书之后,窦皇后便让人把贾谊召入宫中。
要求贾谊让刘荣读《老子》,立志也要让刘荣成为黄老之学的拥护者,贾谊也只能被迫接受了窦皇后的要求。
一日,贾谊对刘荣道:“殿下此时的书读的已经是大有进展了,故不必每日读书,自今日起,可学他也”。
“不知先生欲教我何?”,刘荣道。
“自高皇帝建立大汉,至今三十年有余,然殿下可知,高皇帝为何能战胜项羽,建立大汉,这就是我与殿下之题,愿殿下能自著其说告于我,便以三日为限如何?”。
‘ 终于轮到,身为历史发烧友的我发挥的时候了’刘荣心道。
刘荣自然是满口答应,道:“三日后,我定不会令先生失望”。
刘荣回道寝宫中,便开始回想起自己在学校的时候读的各种历史书……
三日后,太子宫的偏殿中,贾谊见到了信心满满的刘荣。
便道:“殿下看起来胸有成竹,这便开始吧”。
“胸有成竹不敢当,学生只是有些见解,高皇帝本是一亭长,因秦之法刻薄,因释放刑徒而藏于芒砀山中,后斩白蛇起义,逐鹿天下。灭项的原因我之见解其一,高皇帝识人善用,唯才是用。能知其下之所长,萧何善于管理内务、财政,就派他负责安抚百姓、运送粮饷;韩信作战英勇,深谙用兵之道,就派他领兵百万攻占各地;张良、陈平很会统筹布局,谋划战略,就采用他们的计策。高皇帝本人只需把握大方向则可矣。
二,高皇帝心胸宽广,左右之出身,强盗、无业游民,屠者云其多,然皆得理之任。于其下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