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刘荣拜见父亲”,“是荣儿啊,来陪孤用膳”,刘启还是很喜欢这个聪明机灵的儿子的,刘荣的学习成果,贾谊时不时的也会向刘启反映,刘启自然是十分欢喜。
“孩儿,孩儿……有一事求父亲答应。”刘荣漏出为难的表情。
“哦?何事,直说无妨”,刘启还是第一次见到自己这个儿子这样,心中也有些好奇。
“儿子听先生说,皇祖父施仁政使百姓食能果腹,休养生息,百姓人人说皇祖父为圣天子,便想随先生出宫,到长安城外,观百姓之生计如何,求父亲准许”。
“这是你之意,还是那个贾谊?”,太子刘启问道。
“此非先生之意,是孩儿之志,孩儿欲观我汉室之大好河山,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求父王应允”刘荣跪地答道。
“孤怎么从未听过此言”太子刘启心想。刘启当然不可能听说过这句话,因为这是刘荣剽窃后世人的话。
“孤便准许,你与贾谊一同出宫,但是你必须答应孤几件事”,“请父亲吩咐,孩儿定当遵从”。
“一,你等不能行之远,只在三辅之地,而期不过五日。
二,隐匿身份,孤派一队侍卫左右望之,充当护卫。”
“谢父亲!”刘荣喜出望外,看来自己这个父亲还是对自己挺不错的,还派人保护自己。
太子刘启用膳后便走了,栗姬说“荣儿,你怎会有此种想法,要出宫,如若有危险怎奈何”,栗姬抱着刘荣,担忧的说道。
“母亲放心,有父亲派的人充当护卫,只是在长安附近游历,必不会有事的”。
第二日,太子召见了贾谊,嘱咐贾谊,出宫后一定要照顾好自己的儿子,并把自己的要求告诉了贾谊。
听到这些后,贾谊也很意外,太子竟然同意了,完全超出了他的意料。
就这样,隔日清晨,刘荣和贾谊,乔装打扮后秘密出宫了。而此次刘启派来的侍卫头领,便是此前教导刘荣箭术的汤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