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很有些新意,不知皇上想不想看?”
予临未置可否,皇后便以眼色示意毓秋,毓秋快步走到大殿门口,拍了几下巴掌。众人的目光皆被吸引了,翘首望向殿外。
一个女子由殿外款款走进来,身材窈窕纤细,步履轻盈。令人惊奇的是,这个女子身上穿的并不是绫罗绸缎,而是一身荆衣布裙,上面只有些素淡的花色,头上戴着一顶蒲草编织的草帽,帽沿垂着一周轻薄的面纱,影影绰绰,看不清里面的面庞。女子背后还背着一只小巧的箩筐,箩筐里盛着几枝挂满绿叶的新鲜的桑枝。
她缓缓走到殿前,翩翩起舞,一边舞一边唱着轻柔的调子。
“佳人名莫愁,采桑南陌头。困来淇水畔,应过上宫游。贮叶青丝笼,攀条紫桂钩。使君徒见问,五马亦迟留。”
女子的歌喉虽不甚美好,但是声音清越,低吟浅唱,使人听着很是舒服。舞姿也不出奇,但自然婉转,亦令人赏心悦目。
予临一时看的呆了。在座的嫔妃们有的不屑一顾,有的坐如针毡,有的面含妒意。一旁的皇后唇边含一缕柔和的笑,静观不语。
一曲舞罢,女子盈盈跪拜,予临站起身来,走下宝座,行至殿前,伸出手来将其拉起,笑着问道:“你是谁?”
女子轻轻掀起面纱,露出一张清秀的面庞,肌如白雪光,腰若束素,齿似含贝,略施粉黛,含羞浅笑。
“你是…安答应?”予临迟疑地问。
安翎月再次屈膝行礼,音如燕语:“正是臣妾,皇上能记得臣妾,是臣妾的福分。”
予临接着道:“你方才的歌舞很好,跟朕说说,刚才唱的是什么曲,跳的是什么舞?”
安翎月微笑道:“臣妾方才唱的是《陌上桑》,跳的是采桑舞,是民间女子在田间采桑叶喂蚕时跳的舞。因臣妾入宫前,常常跟着姨娘采摘桑叶,喂蚕纺纱,所以才编了这支舞,希望皇上喜欢。”
予临略一沉吟,道:“朕依稀记得有一次去碧秀宫看到一个女子在廊上纺纱,十分有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