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
这是朱棣修著的一部彰显国威,造福万代的百科全书!
是经史集百家之书,是集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
是涵盖了经、史、子、集,涉及天文地理、阴阳医术、占卜、释藏道经、戏剧、工艺、农艺,涵盖了华夏数千年来知识财富的一部书!
可以想见,此书是有多么珍贵!
多么宝贵!
然而就是这样一部文化瑰宝的正本,却离奇地失踪了。
下落不明!
多少史学家、各方面的教授、专家,在史书中寻找蛛丝马迹,就是为了寻找《永乐大典》正本的下落。
却都没有找见。
扑朔迷离!
有人认为是殉葬了,还有人认为是已经被战乱或者火灾毁掉。
而有正本,自然就是副本。
但这副本的命运,也同样曲折离奇。
副本流传到清代以后,很容易就想到,根本没有引起那些大清皇帝的重视。
只有到了雍正时候,学士和编修官们才有了借阅、一睹瞬息的机会。
而道光以后,清室日趋腐败,官吏趁机盗窃,《永乐大典》便一点一点被盗走,流失损坏!
光绪元年清点的时候,一万多册的《永乐大典》,只剩下了5000多册。
而二十年后再清点,竟然只剩了800册,几乎被偷光!
更惨的还在后面!
咸丰十年,日不落与法兰西联军,包括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盟的军队入侵帝都,侵略者大肆焚烧劫掠,无恶不作!
多少宝贵的文物丧失殆尽!
多少珍贵的文物不是被毁,就是被他们给抢去!
现如今,多少那时候被抢走的文物,还没有回到华夏的怀抱。
多少华夏的瑰宝,变成了那些外贼的镇馆之宝!
还有多少文物下落不明!华夏九州之人想要得见,想要见到自己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