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量产,但是对工艺要求比较高......”
“需要用光刻机绘制符咒,再用蚀刻机进行蚀刻,”
“最后浸入松脂。”
沈枫简单介绍了一下工业化生产的流程。
“光刻机......”
“需要很高的精度吗?”
发问的是徐老。
他们虽然都是军方的大佬,
但是对于一直卡着大夏国脖子的光刻机,
也是早有听闻。
“没有芯片那么高的精度要求,”
“我们大夏国自己生产的光刻机就足够了。”
“不过子弹形状是曲面,在上面进行光刻,”
“难度要远大于平面。”
“国内目前通过改造能满足要求的光刻机,”
“如果全部征集来用作生产的话,”
“一天大概能生产十万颗子弹。”
沈枫把天鹤二号推演出的产能数据报了出来。
“每天才十万颗......”
“这也太少了!”
“十万够干啥啊,一个军,每人才一发!”
“可惜了......”
大佬们之前激动的心情平复下来,
都在不住地摇头叹气。
一场中等烈度的战斗中,
每个士兵配弹量是发。
也就是说,这种特殊子弹的产量,
一天只够装备两个营的士兵,
远远不能满足实战的需要。
“如果大批量生产对应的光刻机,”
“产能最大可以提升多少”
李老皱眉问道,
这么能显著提高作战能力的子弹,
再多也不嫌多。
如果每天才只够满足两个营的装备需求,
实在是太浪费了。
必须想办法提高产量。
沈枫早就通过天鹤二号推演过相关的数据:
“如果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