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上乱成一团,魏忠贤站出来恭声说道:“辽东乃是重灾区,三皇子又不曾上阵杀敌,若放他至辽东,恐难以服众!而若是三皇子身体康健、文韬武略都足以堪用,陛下再派其出征,则必可旗开得胜。但现在......未免有些不妥之处。”
崇祯微微颔首,道:“爱卿所言甚善。不过……”
魏忠贤忙问道:“不过什么?”
此言一出,魏忠贤后知后觉发现,自己刚才的发言似乎有僭越的嫌疑。也许是曾经天启时候太过狂妄了。
“这些事情不归你管。”崇祯淡淡瞥了魏忠贤一眼,说道:“而且你僭越了,谅你一片忠心,就不追究什么了,退下吧。”
魏忠贤暗叫一声晦气,躬着身告辞离去。
崇祯却并未因魏忠贤离去而改变态度,沉吟片刻后便吩咐下去:“传旨,令三皇子即日启程,即刻去往辽东就藩。”
既然朱慈烁不适合带兵打仗,崇祯就准备换一个更加擅长打仗的人去辅助他处理辽东事务。
然而,众臣并没有打算就这样让皇帝将朱慈烁派到辽东地区当节度使,在崇祯话音刚落之后,就有不少大臣站出来,提出反对意见。
一名老臣上奏道:“陛下,此事不妥啊。三皇子年幼,不通军事,恐难胜任辽东职责,还望陛下收回成命!”
“臣附议!”另外一名大臣站出来表示反对:“三皇子性格顽劣,恐不足以担当大任。若是贸然派他领军出塞,恐难取胜。”
随即有几名大臣纷纷响应道:“还望陛下三思!”
“臣等请陛下收回成命!”
一干大臣你一句,我一句,纷纷谏阻崇祯。
崇祯眉头皱了皱,冷哼道:“诸卿莫非是在质疑朕的圣裁?”
群臣顿时噤若寒蝉。
虽然他们不满意把朱慈烁推到前线,却绝不愿意去触碰崇祯的逆鳞——不听话、不懂事,就是死罪。
朱慈烁的死活他们不关心,反正辽东将门有的是办法处理掉这个不听话的家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