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放下最后一卷竹简。
荀攸、陈宫立时抬头看过来。
“我看完了。”
曹操手指轻敲桌案,笑道:“两位文采斐然,字字珠玑,可惜……”
曹操突然语气一转。
荀攸、陈宫心里咯噔一下,以为是檄文哪里写得不好。
见两人神色有异,曹操解释道:
“我想说,两位太客气了,董卓国之奸贼,就该狠狠的骂,可以翻翻董卓旧账,查查家族背景,该骂就骂。”
说到骂人,曹操想到陈琳。
陈琳是真的会骂人,历史上讨董檄文是他写的,讨曹檄文也是他写的。
“曹操”祖孙三代都被问候过。
可惜此时陈琳远在冀州,也不知道有没有出仕。
曹操抛开杂绪,叹道:“罢了,董贼大抵已死,曹某读《春秋》晓礼仪,就不做这般无品之事了。”
荀攸、陈宫更加困惑了。
晓礼仪不该读《诗经》吗?
而且“大抵”是什么意思?死就是死了,还能假死不成?
直播间听到曹操一席话,又是一堆观众吐槽。
“???”
“讲个笑话,曹操讲礼仪。”
“呵忒——从未见过如此无耻之人!”
“曹操做的没品的事还少?”
“今年五年级,粑粑让我问一下哪里能买到《春秋》。”
“听蜀黍的,别买。”
“我们至今仍不知道,《春秋》到底是怎样一本奇书!”
“……”
听到曹操的解释,荀攸、陈宫不约而同松了口气。
最后曹操选了陈宫的檄文。
也许是大家族出身,荀攸顾及体面写得比较含蓄,没陈宫放得开。
而后曹操下令全军抄写十万份。
一天后。
陈留城城门冲出数百骑兵。
骑兵出城后分散开,快马加鞭奔向四面方。
时间继续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