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等职位,在面对异民族的侵袭和争执中,立场坚定,敢于出手,面对很多繁杂多变的局面,往往快速及时进行了处理,是一位上马管军,下马管民的能吏,得到了当时朝中重臣于瑞于公的看重。
杨巡使在跟董大人商讨后,已经初步判断,这次海匪的偷偷潜入,应该就是扬州境内一些不安分势力勾结海匪来对付官府的,如果没有任何防备,一旦海匪里应外合,到时整个扬州都会遭到海匪的劫掳,对扬州来说就是灭顶之灾。
两人都知道,要是现在就对相关人员进行搜捕,查出内应不是问题,可海匪虽然没有了内应,但是他们同样也会更加谨慎,也有了防备,他们的阴谋就会重新谋划,对付他们也会更困难。对于目前的扬州来说,剿灭内应不算最好的应对策略,所以两人分析了一番,决定引蛇出洞,再关门打狗,不但要让海匪内应感觉不到泄露了秘密,还要让他们在计划好的时机按部就班的实施,这样,整个海匪都在掌控之中。
这才有了,扬州一系列的变故,杨巡使的原话就是,既然看不清楚,那就加一把火,把杂乱的东西烧一烧,总有一些头绪会被烧出来。
贺知府和刘大人听到这些,稍微松了一口气。
松江县衙,已经很晚了,县衙后院的书房,一盏油灯,书桌后面的靠背椅上坐着一个年近四旬的中年人,方脸短须,面色憔悴,看着书桌上各地汇总的资料,正在发愁。
松江近一个月来先后遭到超过百人的大股海匪上岸劫掳十二次,几十人的小群海匪更是多达几十次,只松江一带,被海匪杀害上百人,损失更是不可估量。
苏州府上报苏州巡察使官衙后,对松江的抗击海匪情况很是不满,已经几次下文训斥松江知县吴令凯,让他抓紧时间扩建民团,一定要把海匪防御在陆地之外。
吴知县手底下还有当地民团700多人,民团的战斗力本来就差,平时抓几个蟊贼还行,对付海匪可就差远了,往往几十个海匪就把民团几百人冲散了,他也是无奈,这些人说穿了就是一群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