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进入七月,天气就热起来了,但对于他来说,也还能忍得住。
宅子离河岸不远,在建造宅子的时候,很多几十年的大树都是留在原地未动的。坐在树下,是有点热,但是稍微想点办法,还是能够耐得住的。
袁睿这段时间确实没事了,水田里就等着收割了,袁睿已经安排大山,只要是自己田里的稻谷,哪怕是佃户的,看到大穗多谷的,单独割回家来,有多少要多少。
告诉那些佃户,看到自家有特别大的那种也可以送到家里来,可以一换十,到栽种时,袁家提供秧苗。
佃户开始没有觉得啥,几颗穗子而已,自家有时也是找大穗子留种的,不觉得奇怪,只是对所谓一粒换十株感到新奇,怎么感觉东家这是白送秧苗呢。
当然要是真有好办法培养稻种,能够增加收成,怎么都行。
后院凉亭里还算凉快,后屋挡了阳光,又在树下,加上王小河特意准备的降暑酸汤,袁睿一边享受着自家的瓜果,一边教王小河读书识字。
听着小河在边上一遍遍的背诵,袁睿昏昏欲睡。
他都有点伤感了,回来也不过三个月,自己个子是长高了点,但是明显发福了。
再这样下去,他都担心自家形象毁了,一个年轻英俊的书生不要最后成了肥头大耳的奸商,那才悲哀。
陆家大公子和姐姐上个月又来了一次,主要是姐姐把她探听到的一些大家闺秀情况告诉袁睿,看看他的意思,玥姐不想袁睿太将就,进门毕竟就是当家人。
所以,袁晴在挑选时有意的做了一些条件限制,比如什么柔弱的不行,当然太彪悍的也不行。
还有就是尽量不要太大家族的,不管是嫡支还是庶出,都不合适,嫡支的姑娘太傲气,庶出的又有点小家子气。
袁睿郁闷坏了,当时就跟姐姐说,自家现在连个生员都不是,这是挑公主呢还是找媳妇。
按照袁睿的想法,只要不是奴籍,正常人家均可,官吏人家可以,富户可以,甚至农家也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