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些朝堂还不知道,淮王也已率五万大军赶到了安塞以南百里的地方。
而榆林镇大将军李琰亲率的十万边军已经从榆林直插花刺后方重地胡日图,再次以安宁所三万轻骑为先锋,这是李琰和淮王提前商量好的对策之一。
李琰,出身陇右李氏,祖上为宋时名将李继隆,父祖三代均为一时名将,曾祖曾跟随淮军大帅韩将军抗击蒙人,立下赫赫战功,被夏立国皇帝册封为尚阳侯。
李琰不但亲率大军北上断花刺后路,又遣一员上将率军五万直杀安宁,堵住花刺大军回撤的后路。
他的想法,即使不能将花刺大军全部留下,也要让花刺死伤惨重,至少五年内再没有南下的力量。
有淮王在后追赶,又有路途中不断拦截袭杀,等到胡日图再发动最后一击,李琰可谓是步步为营。
接下来前半阶段,花刺行军几乎都在李琰谋算之中,后卫三万人只阻挡了淮王十天,就被全歼于神木。
在安宁面对重新占据城池的五万军队,花刺大军攻打五日后,损失惨重,不得不绕道而行。
就在前有李琰十万大军堵截,后有淮王十万追兵的情况下,花刺大元帅木多拉塔这时做出了一个非常让人意料不到的决策。
大军停止北撤,直奔正西,从中宁渡过黄河,再一次沿着沙漠边缘进入贺兰,从金沙返回花刺。
至此,这场大战落下帷幕,花刺五十万出征大军,返回者不到二十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