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还要从扬州这里买。
袁睿以及袁家不在这个朝堂褒奖名单之内,背心是孙家献的,陆家制作的,袁睿作为参股方可以获利,但是没有出头的奖励,再说对于袁睿来说,不为人知也是好事。
事后,二公子专门来了几趟不说,连孙家也派人前来表明了态度。
以前,孙家确实没有看上这个生意,就是一件简单的衣服而已,利益更是可怜。
但他们没有想到,用到军事上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不管是名望还是利益,孙家这场赚大了。
要说孙家也可以独吞这个生意,都是简单的工艺,又没有啥产权之说。
但在孙家还没有这个意识的时候,好像提前知道了什么,为了防止这个事情的发生,工部侍郎徐连专门让自己二儿子徐益平到了松江,一封信,两句嘱咐。
不管这个背心是陆家还是谁想出来的,不能动任何规矩。能让的利益不妨多让一点,不要在意这点钱财,合作还可以再深入一点。
孙家家主孙思扬看完信后,半天没有说话,想了一下,把信直接烧了。
没过多久,孙家老爷子专程到了通海,会见了陆家老爷子和二公子。
二公子没有任何隐瞒,将战时背心的由来和盘托出,同时也将袁睿的一些思维说了出来,为了表明这不是乱搞,他还将剿匪现场的一些事情说了出来。
孙思扬更加的好奇了,他想不通一个不出门的书呆子,怎么知道这么多,文武全才啊。
再想想徐侍郎的亲笔信,他终于明白了,感叹一声,此子未来不可限量啊!
第二天,迫不及待的两位老爷子在二公子的引领下来到了季家庄。
等他们到了季家庄的时候,孙家老爷子虽然有了思想准备,还是吃惊不小!
孙老爷这次算是被袁睿忽悠的不轻,袁睿确实没有想着利用这些军资装备赚钱,最初的想法就是能让边军打胜仗。
那么恶劣的环境,将士们吃不饱穿不暖,还要去跟花刺骑兵拼命,这怎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