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学问出众的教授一起。
众人施礼完毕,按照位置坐好,府里督学做了开场词,无外乎都是祝愿各位学子再接再厉,争取金榜题名,同时又希望学子们能以后为家乡父老多做事情,感恩家乡等等。
当然知府也专门说了一大段,稍微点评了一下各位学子中表现优异的一些诗词、策论。
袁睿知道这种场合,自己一定要低调,那些诗词歌赋,他是半瓶水都没有的水平,一旦考到自己,只能玩玩。所以,他规规矩矩的按照自己的座位做好,还好,靠前排中后一点。
随着酒宴的进行,大家慢慢的熟悉起来,很多邻边的学子也都相互介绍,闲谈起来。
坐在袁睿邻边的是本次一等第九,来自沭阳另一个县,泰海,姓卢,卢天云。两人轻言细语的聊了起来,边聊,边应酬过来敬酒,介绍自己的一些学子。
两人刚聊了没一会,一名仆从走了过来,跟袁睿说,知府大人有事相询。
袁睿不但怠慢,告了一声失礼,跟随仆从前往主位去了。
汪知府喊他还真不是心血来潮,他是对袁睿策论中的一些应答细节不是太明白,想再详细的了解一下,看看是否能给接下来沭阳的举措提供一些好的思路。
袁睿也不藏私,仅就自己对于目前农商的基本认识进行陈述,他确实也不敢说多了,搞不准哪些就可能犯忌讳。
不管怎么来说,他结合后世的一些观点在现在还是有可行性的,说的知府和几个属官不停点头认可。
几天闲下来,袁睿在院里实在呆不住了,正好,几个这次府试同窗来找他了,邀他出去踏青,四月正是最好的时间。
几人直接前往沭阳府城附近的小孤山,边走边谈谈诗词,看看风景,确实很是惬意。
小孤山本来就是一座孤零零的小山,因为要区别于扬州境内的另一座孤山,因而得名。
清明时节刚过,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早点的野花开了好多,青草也摆脱了那种干黄的颜色,绿的出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