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种植的作物不同,收割的时间不同。
朝堂的政策一下去,就是一个样子的,这样确实是不对的。
袁睿曾经举过例子,苗人本来就没有多余的粮食,官府还要收他们的粮食,这就不对。
这个小子看来思考得很深,要找个机会好好问问。
以后可千万不能让这个小子闲着,懒人需要敲打,看着这小子整天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淮王就不舒服,别人都唯恐自己看不到,他是生怕自己看到。
熙宁十二年六月二十八日,边关大捷的战报到了京城。
平凉将军唐天放率领陇州边军十五万,苗兵三万,狼兵三万,于鄂托大草甸将袭杀并州的十万花刺大军牢牢围住。
经过五天的激战,将来犯的十万大军几乎全部歼灭,杀乌木大首领雷真及部落多名将领,解救被掳百姓十五万八千余人,已全部由大军护送返回并州。
这个消息很快让全京城的百姓知道了,顿时一扫前段时间的阴霾,欢腾不已。
朝堂内的百官也是阴转晴,脸上的笑容都回来了,大家在一起也有说有笑起来,不像前期那样看谁都要防着,生怕被监察抓到什么过错上奏弹劾。
不过很多人都忽略了战报上还有一行,边军五万八千七百人战死,重伤却仅有四千六百余人,跟以往大战有了很大的差异。
他们忽视,是因为在以往的对战中,如果杀伤花刺人十万,自身伤亡怎么都在十万以上了,而这次却仅有百分之六十,已经很不错了。
这中间损失最重的发生在围歼巴尔木的两万花刺精锐中,花刺人的战斗力真不能小觑。
他们在发现被多倍兵力围困,竟然没有多少惊慌,不断用千人队来对围堵的边军进行冲撞,同时在不断观察大夏军的弱点。
可以说整整二天,大夏军没有任何进展,虽然让花刺付出了千人的伤亡,但是却把大夏军的不足暴露了出来。
第三天,花刺人还是不断的尝试突围,但是兵力用的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