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应该没问题。
可是他也知道,现在不能中途施肥,一旦地力跟不上,那就坏了。
还好一点就是,他先把地里留下的稻茬烧成了灰,又运了好多农家肥进去,再把地多翻了几次,综合下来,长成稻子是有保证的,至于最终收成如何,那就不知道了。
这次晚稻的种植,袁睿只选了自家的一百亩水田进行尝试,主要是他印象不深了,只是记得晚稻比早稻产量高,出米多,口感也好。
他拿不准,再说没准备这么多种子,要是错了也没事。其实不单是他,袁家的几个叔叔,兄弟甚至附近的农户都是常客。
没事的时候,他们顺着田埂慢慢溜达,看着稻子一天天长高。有几个老把式还下到水田里,仔细看了秧苗,感觉跟早稻差异不大,让所有在边上的村民高兴不已。
天气还是很热,吃着井水冰镇的西瓜,不知怎么,袁睿想起了在陇州的日子,那个地方粮食是个大问题。
稍微靠北一点,连麦子都不能种,最多的就是种点高粱,谷子一类的,产量不高不说,还很难吃。
唉,要是有玉米就好了,袁睿不禁想起了徐家二少爷来了。
七月十五,中元节,袁睿跟往年一样,提前两天给父母上坟,在当天又去了宗祠祭祖。
眼看着季家庄越来越热闹,周边的人口也是越聚越多,袁家隐隐成了周边最有分量的大户。
袁家大家长对袁睿更加看重,袁家祖上出过几任所谓高官,但其实最高也就是从三品的一任侍郎,袁睿父亲的五品也能勉强算之。
袁睿如今二十不到,已经是从七品的官员,这要是几年后科举在进一步,成为正堂的进士,未来怎么也能混个侍郎吧。
袁睿在家里还是低调的,不管众位叔叔伯伯怎么夸奖,袁睿都是很客气的谦逊应对。
到现在他还真没想好是不是要继续往上走呢,不说科举难度,就说自己这段时间做的事,哪个不是费尽了心思。
可是结果呢,勉强算是差强人意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