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峰还不知道,两人现在正悠闲地逛着苗寨呢,要多舒服有多舒服!
两个书生在苗寨里这么受欢迎,是袁睿没有想到的!
到了寨子里的第一天,他们随便找了一家住了下来,这家人非常热情,不但拿出了最珍贵的腊肉和米酒,还腾出了最好的几个房间给两人歇息。
到了第二天,寨子里的长老知道村里来了两位有功名的读书人,立即让人来请。
接下来几天,袁睿在得到苗人百姓热烈招待的同时也对苗人目前的情况做了详细了解。
不出方荣所料,苗人还真是对县衙有了很大的怨气。
主要矛盾就在于汉苗之间差距得太明显,也不知道是不是长老看着袁睿和方荣顺眼,跟两人聊得还挺多。
长老连说带比画,再加上举例子,袁睿两人一下子就明白了,赋税,官府对苗人苛刻了很多,粮食官府是不收的,当然苗人也不多,只要皮毛、茶叶、染料,还要求好的。
还有就是,官府不像对汉人那样按照田亩算,他们对于苗人有固定物资要求,就是不管寨子里多少人,多少水田,多少茶田,全部提前定好数量,就是这么多,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袁睿听完是沉默了好久,要说他跟其他官员最大的区别,就是思维。
对于在中原居住的所有百姓,不管是汉人还是其他民族,对他来说没有太大的差异。
哪怕是花刺,其实对袁睿来说,也就是人民内部矛盾而已,当然别人打来了,还是要赶出去的,不然遭罪的是百姓。
所以对于汉苗之间的冲突,袁睿最希望就是化解,最好是和睦相处,毕竟未来的几百年大家还是要在这个地方一起生活的,要做到真正的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袁睿觉得自己可以做一些事,至少先让这里的百姓不会饿肚子,这是当前最基本的!
在罗家村东北方向十多里的地方,有个村子叫鹿塘,跟罗家村中间就隔着一个芭蕉岭,这里也是汉人为主的一个村子。
近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