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慑于先前数次党锢的原因,
也没人开口提意见,
让刘宏继续做着春秋大梦。
“名单上第二功者。”
“为巨鹿郡太守郭典,阵斩敌将张宝,先登曲阳城,为平叛第二功!”
随后张让继续念着请功单上的名字,
接连念了数十个,
其中有如袁隗所料,皇甫嵩在小功劳上加了几个用来还人情的名字,
这些人的长辈或者亲属,自然都在朝堂上,因此也就一幅喜气洋洋的画面。
互相之间皆在道喜,
说对方子弟未来可期之类的话。
通报完名字之后,
朝堂上就开始论功行赏了。
首先是主将皇甫嵩,
作为平叛主将,先后平定三郡之地,以及卢植和董卓都搞不定的冀州。
可为平黄巾的第一功!
经过朝廷商讨后,
决定任皇甫嵩为正二品的左车骑将军,领冀州牧!
并晋封为槐里侯,食邑千户!
当年刘邦要赏赐张良时,食邑是三万户,皇甫嵩这个千户相当有份量了!
然后朝廷也就讨论平黄巾第二功!
也就到了曹操身上!
有人提议曹操功劳很大,封赏应该不下于皇甫嵩,要封曹操为兖州牧!
但被以曹操很年轻否决了,
毕竟现在曹操才二十九岁,
当一州的主官,确实过于年轻了。
再之后,依然有不断提出意见,但接连被否决,
其中宦官想把曹操往大的封,
世家那边则是尽可能往小的封,
双方你来我往,说的各有道理。
最后还是袁隗站出来说道:
“曹孟德如此年轻俊杰,不如等他来了洛阳,问问他要什么封赏吧?”
这话其实不符合规矩,
封赏一般是朝廷定的,哪有让立功者自己要具体封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