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而且写了很多,很细。
他将李伟的话铭记于心,时刻不敢忘记,写的这一万零两千字真的是面面俱到,不知是死了多少脑细胞才给熬出来的。
首先,他先是详细的分析了此次的夜袭战术,以及鞑子被夜袭后的心理、逃跑路线的选择等等,给李伟讲的明明白白,跟生怕他看不明白似的。
对此李伟不由撇了撇嘴,这也太小瞧他了,这么简单的事他能看不出来?
撇完嘴,李伟才默默的将这些分析用心的记了下来。
其次,宋忠又将神机营这十几名伤员的受伤原因做了总结,这些人主要是被那些散兵边逃边回击的弓箭所伤,他建议,还是应该让士兵穿戴铠甲,这样大多距离较远、威力不大的弓箭都能挡住,能够大幅的减少伤亡。当然这么简单的事将军肯定已经想到了,他只是多句嘴提一下。
看到这里李伟露出恍然之然,然后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这个事情他现在确实已经想到了。
其实李伟就是走进了误区,只想着把后世的战术装备一股脑的抄过来,这样也是不对的。
面对不同的敌人,就要有不同的战术和装备,像铠甲这种东西,在火器面前是垃圾,但是面对弓箭冷兵器还是很有用的,该穿还得穿。
北元虽然曾经也拥有过火器,但自从被赶回草原,他们就再次退化成了游牧民族,游牧文明是无法支撑起手工业发展的,手工业的人是不生产粮食的,游牧民族的人连养活自己都难,更不可能养活那么多“吃白食”的匠人了!
北元现在即便有残存的火器,也为数稀少,并且难以供应弹药,毕竟他们连铁都没法自己炼,像是盖个高炉你就得固定的守在那吧,总不能天天跟着羊群到处跑。
除了这些,宋忠还提到,战场地形复杂,并不全都是一马平川,火器虽利,但若是在特殊地形被敌人突袭杀到了近前,那就麻烦了,所以一方面需要加强警戒能力,另一方面,还是需要一些冷兵器防守的。
李伟想了想觉得也对,现在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