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不对?
日寇军舰可能不是在长江口?
那没办法了,必须盘旋。转向。向南。搜索长江口南面海域。
没发现……
没发现……
继续。
不死心……
转弯。
盘旋。
一圈一圈的寻找。
终于,一个红点出现在地图边缘。
顿时大喜。
终于找到。
随即疑惑。
怎么只有一个红点?
不是应该有很多红点吗?军舰上很多日寇啊!
随后发现,又有一个红点出现。
又又一个……
又又又……
琢磨。发现自己搞错了。
他现在已经是在空中,系统自动开启世界地图。
而世界地图的监控距离是24海里。也就是44公里左右。
咦?不对。距离好像拓展了?
现在世界地图的显示距离,增加到了36海里。也就是66公里左右。
那些被发现的红点,就在66公里之外。
顿时放心了。
原来空中搜索半径这么大!
半径66公里啊!
急忙拉升高度。
一直拉升到2000米以上。这样相对安全。
转向。
向着红点飞过去。
同时叫道:“准备投弹。”
“我看不到目标。”陈善本在后面叫。
然后张庸就发现自己错了。
配合失误。
他应该让陈善本负责驾驶,他坐后面负责投弹的。
因为他能“看到”目标,也能指示陈善本如何驾驶飞机。然后自己“相对准确”的投弹。
只能是相对准确。
因为,他的脑海地图,和飞机的投弹瞄准,并不对应。
飞机的投弹瞄准,采取的是镜像法。是地面镜像的影射。计算提前量。两者重合,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