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之军,自前上而来,可成拦阻之势;东路两军,压势在后,使我两面有敌,不得不防。”
“若彼辈一拥而上,我大可如司马将军之言,结阵在中,一战而胜!”
“可若彼辈只围而不上,行袭扰之法,使我困顿其中,又当如何?”
许破奴挠头:“我们就挑一路先打?”
“他们可以避战。”紫镇东蹲在周彻前方,低头望着:“于周围选小城、或山河有险之地暂避,拖延我们时间是肯定可以做到的。”
“何况我部是奔袭,随身无辎重之军,久战还需仰赖身后。”张伯玉补充道。
丁斐眉头紧锁:“拖延时间,等什么?”
“等韩问渠在定阳坐稳,形成大势。”
“等他们调集各处力量,对我们进行围剿。”
“等北边可能还有西原军涉入,以形成压倒性的兵力优势。”
周彻在自己所在画了一个圈,道:“无论如何,只要三路一旦将我们压在这个角里,我们便陷入了被动。”
“西原人再不济,也能帮韩问渠守住定阳;进则,歼灭我们!”
气氛一时凝聚。
现在掉头回去?
姑且不说东边两路人马会袭扰,那就等同于放弃定阳、放弃了韩问渠!
呼延贺兰和周彻见面时是怎么谈的?
朔方、雁门、定阳,可否?
若周彻就此掉头,等同于刀兵不交,便让呼延贺兰达成了目的!
周彻想起了当日萧焉枝对自己所言:千万不要小觑呼延贺兰!
天下之大,人杰又岂只在汉家?
“此人只怕布局甚早。”贾道叹道。
周彻看向他:“先生是说,晋阳?”
“是。”贾道点头,道:“在放弃晋阳之前,他怕是就在定阳做好了准备。这些人能够突然出现,定是在沿途提前设置好了补给,才能全无负担、转进如风。”
“他果断抛弃晋阳,将韩问渠带走,以此为诱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