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商的故事每年都在上演。
经费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可以说是动画质量的基本。很多国产动画搞不过日本,不是因为技术不行,就是因为被经费实在比不过。经费足——好画面!名声优!足帧数!通通都不是问题。经费不足的话……类似某些国产TV版里两棵同样的树反复刷屏幕的画面就会出现,或者…就是《车姬》的PV那个样子。
好!现在一部热门漫画的动画化策划案通过了也搞到了经费,之后还需要干什么呢?
从导演到工作人员
首先说明一点,现在动画公司自己大包大揽搞定全部事宜——这个基本是不可能的。怎么办?外包。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动画结束后看一眼制作人员表,原画部分经常能看见很多韩国人和中国人的名字——没错,这集动画被外包给韩国或中国的外包公司了。至于声音——什么音效啦配乐啦声优啦,外包给音像制作棚的居多。当然质量到底咋样,还是上面的彩礼钱问题——经费的配比。
比如前几年有个动画叫《四圣兽》,声优华丽的要死,片尾曲换来换去,画面渣的无法直视——是的,经费都被音像制作棚吃了,因为打的就是声优牌。同样的最著名的例子大概就是《最游记》了。经费的权重基本要看这个动画走啥路线。
食物链的顶层:制作组骨干各显神通
不管怎么说,起码要先搞定脚本。漫画毕竟是漫画,变成动画以后一集拍多少、哪些拍哪些剪掉哪些加段原创、是不是还迂回一下拖个时间——这都得先决定脚本。脚本这东西不太好写,毕竟后续的工作人员都得指着它发挥,所以要精细。比如:“佐助瞪了一眼鸣人”——这个看起来行,其实是不行的。“佐助慢慢的转过头,用右眼瞪了一眼鸣人,瞪了两秒,漆黑的眸子里倒映着鸣人惊愕(嘴巴微张,眼睛睁大)的脸”——这个看起来不行,其实是差不多行的。
除了脚本之外,其他的工作人员也得快点确定。一般我们看见“XX动画化阵容公开”!后面会跟着一张STAFF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