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起正版的变形金刚,遭到小伙伴们的耻笑。
跟风第二弹:正派反派大作战
二是《喜羊羊》类,主要制造一对永远的矛盾体,正派聪明机智好人缘,反派猥琐呆萌智商低。经典如《猫和老鼠》,再加上类似机器猫的各种小道具小发明,使得每集都是充满欢乐与激情的大冒险。虽然看起来很靠谱,但并不是每个反派都是可爱迷人的,也不是每个正派都看起来是机智而不是开挂,尤其是在如何避免落入三俗而遭到通报批评又能不像小学教科书一样无聊的这个技巧方面实在是考验编剧能力。这个度把握好了就是全年龄的欢乐大片,父母会陪着孩子一起看,把握不好就是教小孩学坏或小孩都觉得乏味。
跟风第三弹:我就是来卖玩具的
三是玩具周边做成了动画片,上世纪九十年代风靡一时的《四驱小子》以及之后的《四驱兄弟》两部动画片成就了多少少年的四驱梦想!曾几何时我也幻想着自己的四驱车能靠喊出必杀技就化为一道龙卷风飞升而走,但其实一节电池跑不了多远……
于是多年后的国产厂商们也效仿四驱系列的模式,使得整部动画片就是超长的玩具介绍,剧情犹如一潭死水不起波澜,大量的定格镜头,使得原本就平淡的故事更加苍白,杀马特主角们说着令人汗毛直树的必杀名称赋予了陀螺、弹珠、小恐龙们恐怖的破坏力,曾经看过一个陀螺召唤黑洞的…令人胆寒。
《四驱兄弟》为什么能让小朋友们缠着父母去买四驱车?因为不管怎么说,《四驱兄弟》都算得上是好看的动画片,至少每天还都惦记着回家去看;而那些陀螺赛车们,真的看不下去,看完一集都感觉自己的智力有所下降是不是被那部动画吸走了,试问这种看都看不下去并且有损智力的动画片里的玩具,有人买?
第二个问题:提起赚钱就伤感情了
第二个问题就是决定这些题材的前提——商业化,说通俗点就是这部动画片拿什么赚钱。动画片首先是商品,他必须具备商品价值才有意义。
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