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兵乓》(1 / 12)

?来源@腾讯动漫·世界风专题

导语逆流而上

无论任何事物,如果陷入了一种“固定模式”的怪圈,必定会激起反抗的浪潮。

六十年代,在东映的艺术家正用全动画孜孜耕耘之时,手冢治虫用“劣质”的低枚数动画开创了TV动画的体系;七十年代,低幼萝卜片盛行之时,富野由悠季用近乎神经质的厚重故事唤醒了高年龄层人群对动画的热情;等到八十年代,动画工作室STUDIOZ5用高质的作画回击OVA的粗制滥造;而九十年代,GAINAX用EVA斩断了平成初期的复古风潮……

而今年,又一部与当今的主流风格有着巨大反差的动画从天而降,让动画爱好者们目瞪口呆,疯狂点赞。这部名为《乒乓》的动画为何会有这么大的魔力?让我们从《乒乓》的动画导演汤浅政明说起。

《乒乓》为何物?

《乒乓》是松本大洋1996年-1997年间在周刊BigComicSpirits上连载的漫画,单行本发售共5卷。作品推出后不仅受到漫画爱好者的好评,也在一部分社会人中得到极高的评价,以至于受到了电影圈的关注,连载结束五年后改编成了真人电影。

《乒乓》是一部经典漫画,曾改编真人电影

《乒乓》的这次动画化,是作品时隔12年再次以“映像”的形式展现在观众面前。至于监督,正是以构筑富有个性的“扭曲的幻想式世界”而被熟知的汤浅政明。

这部漫画展现了漫画家松本大洋一贯个性——充满艺术气息的作画风格,用各种奇异的透视来构筑写实世界,又用“速写式”的抖动线条来对角色进行表现。如果交给普通导演来做,很可能无法还原这些妙趣横生的细节。所以,导演和原作者的相性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乒乓》是写实的作品,却不能像《攻壳机动队:无罪》那样通过“精准的计算”去写实;《乒乓》有夸张的部分,却不能像《天元突破》一般用狂放而暴力的线条和色彩去一味夸张。如何

最新小说: 你让我贷款修炼?我直接物理消债 骷髅的成王之路 普攻必暴击,我的平a即是天罚! 我是来战斗爽的,你们要干什么! CS2:变妹后站上世界之巅 这个空想家太治愈了! 公路求生:神提示带飞娇俏姐妹花 副本没开,你怎么提前进来了?! 一人之下:请称呼我金色闪光 我必须立刻拔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