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可太好了!二哥你什么时候这么有文化了,都能会给人起名了。”
杨叔头点的像捣蒜,连声叫好。
杨林思忖片刻,想起金庸武侠小说里大名鼎鼎的名字。
“叫杨顶天怎么样?顶天立地,寓意好,听着也很霸气。”
“杨顶天……行,很霸气,我喜欢。二哥,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杨林好了,森林的林,广袤无垠。”
杨顶天崇拜地看着杨林,“二哥果然是二哥呀,起的名字都这么有内涵。我看呀,比老四起的名字好多了。”
老四还给自己起名字了?
杨林继承的记忆里没这回事,问道:“我怎么不知道季有名字了?”
“他私下跟我说的,说是叫杨修,修身立德的意思。文绉绉的,可不如二哥你给起的名字好听。”
“杨修……”
名字是不错,寓意也好。
唯独……嗯,唯独结局不太好。
两人一阵闲扯,杨林把话题拉回到赚钱的事情。
他把钱袋子扔给杨顶天,道:“做生意得有本钱,这就是咱们的本钱。现在,你去找附近的私盐贩子把这笔钱全都买成食盐。”
秦朝早在商鞅变法的时候,就对盐实行了官营。
但食盐利润丰厚,总有人冒着风险,偷偷私营贩盐,价格自然也比官营贩卖的低出不少。
所以相同的钱,拿来购买私盐更加合算。
反正都是粗盐,质量上也并没有太大差别。
“买盐做什么?二哥,倒卖私盐可是重罪,要砍手看脚的,再说了,咱们买了盐贩子的私盐再加价售卖,谁还买啊。”
杨顶天怀疑杨林想做二手盐贩子,质疑道。
“笨蛋,二手盐贩子能赚几个钱,我让你买粗盐,是要把它们加工成精盐再出售。”
杨林对杨顶天很是信任,知道他不会像大嫂一样喜欢找人东拉西扯,当即把自己的计划全盘托出。
“咱们低价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