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效,就是耕农把自己的田送给士大夫,这样它们就变成了士大夫家的佃农。同时农民可以免税,士大夫阶层可以收租子,苦的是国家,没有税收!
大明朝同样是重农抑商,收上来的税收被控制了,而且商税也低的可怜。
大明朝处于内乱、外患、地方势力割据、庞大的文官集团把持朝政,风雨飘摇的时期。
天灾人祸,内忧外患,土地资源被上层的地方势力,一层接着一层压在老百姓们身上。
朱由检也想自救啊,自从继位以来,他也根据了解历史做了几件事。
第一,成功灭了魏忠贤一伙。
第二,希望能够联系南方宝岛的郑芝龙,让他派人跟那些洋人交易,得到土豆,地瓜等高产的农作物。
如此即可解决百姓们的温饱,度过小冰河期。
第三,要重组自己的护卫队,有兵才有底气。
虽然京营兵力充裕,但都是老弱病残,他们几乎没什么作战能力。
京营的大多士兵,都是关系户,老弱病残什么都有。
所以崇祯毫不犹豫下旨将默默无闻的卢象升招至京城,在他所知的历史人物里,卢象升擅长练兵,所以让他重组京营最好不过!
最后一个,将宋应星给招到工部。放眼现代,宋应星也绝对是个理科的大神,他能帮助大明研究新型的热武器。
以上的几件事,崇祯不顾任何人的反对直接在短短一个月内办完。
然而终将是治标不治本,每当朱由检上朝,面对跟自己唱反调的诸多大臣,心里累得很。
说他们那些文官怕死吧,但一言不合立即跪下,情愿跪死也不肯让步。
说他们不怕死,当满清打来,大多都直接跪地求饶了。
或许以他一个人的力量终将改变不了大势,即使能救,也只是延缓了灭亡时间。
本来朱由检打算,即使最后真的出现了李自成攻打紫禁城的情况,最后也要苟且偷生,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