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这首诗,是李白天宝三年,761年写的。我多次强调,赏析要分析作者的人生经历,此时的李白经历过安史之乱…”
“来,赏析前两句,后两句,以及表达什么感情。”
女老师,点到一名同学,同学站起身支支吾吾。
“前两句写了李白看山中鸟,看天中云,一时,心情舒展,表达诗人豁达乐观…”
“后两句……最后我觉得,李白就是游山玩水,一时开心,想再来…”
“你看,又急,一急就不行。”
……
李白听着,
好家伙,
说的有道理,
……
“这首诗表面是写独游敬亭山的情趣,而其深意则是表现诗人生命历程中旷世的孤独感。”
“作者写的是自己的孤独和自己的怀才不遇,但更是自己的坚定,在大自然中寻求安慰和寄托。”
“全诗以奇特的想象力和巧妙的构思,赋予山水景物以生命,将敬亭山拟人化,写得十分生动,是诗人表现自己精神世界的佳作……”
…
李白刚刚的赞叹被老师这一番话,
说的丈二和尚,摸不著头脑。
我随手写的诗,
有这么高深?
有这么多意思吗?
还想这么多,旷世孤独?
我写这首诗,真的有这样想吗?
李白看着老师一脸自信的样子,
一时间不知道该怀疑誰,
难道我想的真的这么复杂吗?
我记得…
就是喝醉,随手一写…
我有这样想过?
……
姜若虚会想到被学校统治的岁月,
心中胆寒,
代入感很强,
已经开始害怕了。
他慌忙刷到下一个视频,
……
“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