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王府中。
经过李畋的一手策划,朱桢很快就占据了湖广,并且将湖广的布政使和湖广都司,全都拉进了自己的阵营。
楚王府的势力,一下子膨胀了不知多少倍,朱桢手下原本的三卫兵马,现在也暴涨到了三十万。
只是,人少有人少的好处,人多自然也有人多的坏处。
手下多了,人心就不齐了,想要带好队伍,就要平衡各方势力,才能齐心协力做好大事。
自从占据湖广之后,朱桢集团就一直在讨论,是要直接发兵南下,还是等待其他王爷一起,共同举兵讨逆。
李畋当然是想要直接南下,毕竟趁其他藩王还没有来得及反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扑灭叛乱,那朱桢就是最大功臣。
到时候凭借此功劳,朱桢完全可以取代朱标,成为大明新的储君。
然而,湖广布政使赵莱却不这样认为。
他觉得不应该这么鲁莽的就对应天发起进攻,毕竟京城之中,还有三十万的京营精锐。
自己虽然也有三十万人马,但是肯定不是京营人马的对手,不如等待秦王和晋王一起举兵,如此才能万无一失。
两人在楚王朱桢面前,争得不可开交,就连朱桢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听谁的。
毕竟赵莱身后,可是代表着整个湖广的官僚,若是不能平衡赵莱的意见,朱桢这三十万大军,都不一定能带出去。
李畋自然也明白赵莱的势力,所以才会一直苦口婆心的劝说。
“赵大人,京营虽然有三十万精锐,但是这些人并不一定可以为朱榕所用。”
“朱榕通过兵变登基,不得人心,更不会有人支持他。”
“他自己又是贱婢之子,在朝中毫无根基,想要坐稳皇位,已经是千难万难,更何况再想掌控京营,更是痴心妄想。”
“只要咱们起兵南下,我敢断言,一定不会遇到任何阻拦,甚至百姓还会夹道欢迎。”
“咱们荆州位于应天的上游,若是顺江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