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九边,不仅仅是九个军镇那么简单,可以说,这九边就如同无底洞一般,吸食了大明一大半的精气。
自从朱元璋奋起于江南,将蒙古人重新赶回草原之后,大明重新夺回了燕云十六州,看上去好像强盛无比,但是九边重镇,却如同重重的包袱一样,将大明压得喘不过气来。
为了防备蒙古鞑子的年年南下,朱元璋不得不在北方布置重兵,防备蒙古。
可是大明与蒙古的交界线,实在太长,即便布置了百万雄兵,朱元璋也拿蒙古没有太好的办法。
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的道理?
朱元璋解决不了蒙古鞑子,就只能这样布置重兵在边境,抵御蒙古的入侵。
但是北方苦寒,根本无法供应百万大军的消耗,即便是实行卫所制,仍旧是入不敷出。
北境皆是山川险峻之所,转运粮秣,更是难上加难。
为了保证大军的正常运转,老朱又创造了另外一项经济正常,那就是开中法。
自汉朝之后,盐铁就是中央政府的专利,不允许地方买卖,垄断的生意,才能创造巨大的利润。
可是在大明这里,开了一个口子,老朱用盐引,招募商人向九边输纳军粮、马匹等物资。
洪武三年,山西等边地急需军粮,老朱募商人输粮换取盐引,凭引领盐运销于指定地区,称为开中法。
开中法最终导致了晋商这个大明历史上,最大的商人毒瘤出现,更让大明的盐铁专卖失去垄断,大大减少了财政收入。
可以说,大明并不强大,他没有汉朝的气吞万里,也没有唐朝的四夷宾服。
自大明开国以来,从没有彻底解决过北方游牧民族,即便是永乐五征漠北,仅仅十几年后,鞑靼又卷土重来,并且俘虏了大明的皇帝朱祁镇。
从最开始,大明就一直面临着外患,这让大明每年在军费上的开支,与日俱增。
正因为这个沉重的负担,让大明也并不强盛,银子全花在军费上,哪里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