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实力一般的国家,他们也有着出口利器,如果能够取而代之或者并驾齐驱,那么出口也会大大增加。而且这些国家不会给王浩造成什么大的麻烦。
这些事情可以交给凯瑟琳,卡洛琳和霍健宁和泽口靖子去研究,了解欧美日,东南亚进口商品,进而开发国内商品。
自己也不用自己开设工厂扩大管理难度,完全可以和国内的企业合作,按要求下订单。还可以帮助采购一些设备,用RMB和商品抵消设备款。
王浩和泽科靖子又到赤湾港也看了看,在这里负责接待的人也给王浩看了一些这里的资料。
那里是1982年6月14日,由招商局发起并占大股、有六家中外公司参股的华夏南山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开发建设的第一家中外企业合资的港口—鹏城赤湾港。
香港招商局在毗邻赤湾的蛇口建设工业区。开放的春风吹到南头半岛。在短短的几年内,原来鹏城湾畔的荒滩野岭,出现一个欣欣向荣的新型海港工业区。
蛇口的成功对赤湾港的建设是一个很好的启示。当1981年底提出在鹏城赤湾兴建石油后勤基地和深水港时,“蛇口模式“便成了当时的理想选择。
王浩更加关注的是这家华夏南山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其中的重点是南山公司由八家股东组成,它们是:
香港招商局、华夏南海东部石油公司、鹏城经济特区发展公司、华夏建设财务(香江)有限公司、华润公司、枫叶国黄振辉投资有限公司、华夏南海石油联合服务总公司和华夏近海石油公司。
以中外合资企业的方式建设港口,在华夏赤湾是第一家。通过这几年的发展看,赤湾港以中外合资企业的方式建设港口的路子是成功的。
经济效益也引起了王浩的注意:
1982年11月15日打下第一根桩,到1983年4月就已造成第一个顺岸式万吨级码头,这速度令王浩很满意。
码头每米岸线的建设投资仅8万多元,大大低于国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