矶为华夏队夺得了奥运首金。但很多人不知道,华夏回归奥运大家庭后的第一枚金牌是由体操运动员马燕红夺得的。
1979年世锦赛上,马燕红夺得高低杠冠军。“马燕红下”开创了以华夏人名字命名体操动作的先河。
8月5日她又走上了她的战场,今年马燕红已经21岁了,这对于体操运动员来说,已经算是高龄。
马燕红走到场中,只见她举起右手向裁判示意后,箭步如飞,以一个漂亮的分腿上杠,然后像一个轻盈的燕子,娴熟地在高杠、低杠之间翻飞、穿梭。每个动作都是那么准确、优美和惊心动魄。一切都无可挑剔!
最后结束的时刻到了,王浩屏住呼吸,瞪大了眼睛,看马燕红如何下杠。加油啊马姐!
马燕红再次使出了看家本领——“马燕红下”。只见她在空中腾飞后,双脚如钉子般稳稳地落在了蓝色的垫子上。
“Yes!冠军了!”王浩高高的举起右手,大声的呐喊着!周围也都是鼓掌的观众,和呐喊的人们。
当记分牌上显示出“10分”的成绩时,一旁观战的教练和队友们跳起来欢呼,上前拥抱马燕红表示祝贺。马燕红又一次成功了!
马燕红夺冠后,心情十分激动,她兴奋得差点忘记了上台还礼。当她站在奥运会的冠军颁奖台上。
王浩也为这位姐姐捏了一把汗,在备战1982年全运会时,马燕红因为起跳失误,导致脚掌骨折,在家里休养了三个月。
因为长时间卧床养病,增加了营养,中断了训练,马燕红的身体报复性地胖了起来,这对讲究轻盈、灵巧的女子体操运动员来说,无疑是致命的。
伤愈归队后,马燕红发现训练场地的一切都很陌生,她无法完成一套完整的体操动作。马燕红情绪有些低落,甚至萌生了退役的念头。
可是,当时的华夏女子体操队正处于青黄不接的尴尬局面。年轻队员还不具备在高水平比赛中挑大梁的实力,要想在奥运会上夺冠还得依靠老将出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