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明内心深处的野心,只会跟志同道合的人述说,争取最大力量的支持。
而赵崚这样,对王朝还存在幻想,随遇而安的人,他是不会说的。随着历史车轮的滚滚前进,这些人的思想,是会潜移默化的转变。
过惯了幸福安宁的生活,再让他们去过朝不保夕,备受压榨的生活,谁也不会愿意。
而赵崚这种思想的人,不在少数,就比如荀彧,就一直保持着尊崇汉室的思想,。他心里未必认为刘家就有多好,但是一直洗脑的儒家思想,君君臣臣的束缚,是他自己的精神支柱。
解除这种束缚,他自己就失去了思想,就会无所适从!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种思想,会被所有掌握话语权,掌握资源的人,所反对,攻击,不死不休!
所以现在赵明所做的一切,就是传播仁义的名声,从百姓为切入点,不表达有针对性的政治观念,处于一种,让某些人恶心,却又不能针对的状态,从零开始慢慢发展。
赵明对赵崚表达的观念,也是赵明的底线,如果赵崚连这种观念都接受不了,那么他宁可放弃赵云,也不会违心的做自己不可能做的所谓匡扶汉室!
所以赵崚接受了,赵明自然高兴!统一思想,才能统一行动。
一个势力,可以内部竞争,但是如果用力的方向不一致,那么只能忍痛割爱!剔除思想不一致的人,不管他有多大的能力!
路途疲惫,宴会没有进行太长时间,赵雨吃完饭,就加入武院,开始学习。
而赵崚休息了半天,第二天一早,就早早的来到衙门,和武刚进行了交接。
武刚对赵崚极为热情,详细介绍了目前需要进行的工作,以及马上要开展的工作。
武刚知道自己的能力有限,现在主公身边人少,自己掌握着财政大权,和其他的各项权利。
一旦主公身边的能人多了,自己会不会被抛弃?
抱紧赵崚的大腿,也为自己以后留一条退路。
吃过早饭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