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太好了,来,让我搀您一把。”
老太太摆手拒绝:“不用,不用,您看,我这腿脚还灵活得很呢。”
一群人步入室内,点燃了炕火,温暖随即弥漫整个房间。
一位长者环视四周,面带微笑地对于晓丽言道:“你家婆婆确有先见之明啊!你看,这室内何等惬意。
想当年,我家正筹备盘炕之时,她亦提出了相同的建议。贾家见我两家纷纷行动,也随之效仿。
而今方知,炕之温暖,实乃冬日里的享受。
眼下咱两家生活皆顺遂,唯独贾家,似陷困境。不知那炕火,是否同样带给他们慰藉。”
此言蕴含深意。
于晓丽何其聪慧,加之与夫君早有交流,故而笑答:“一大爷心系大院众人,令人感怀。建军常言,在这院落之中,一大爷是最为可敬的长辈。
反观我们这些晚辈,诸多不足,让您老费心挂怀,实属不该。
特别是奶奶,年事已高,却还因担心建军而时常泪眼婆娑,实在令人心疼。”
这就是所谓的迂回战术,先巧妙地绕过你的论点,削弱对‘贾家’的直接关注,进而引出整个宅院的宏观视角。接着,通过自谦为晚辈,降低身段,再抬出一位更为年长且地位更高的老者作为后盾。这一系列言辞,让对方那位大爷无言以对,陷入了沉默。
老夫人瞥了易中海一眼,缺牙的微笑中带着几分狡黠:“中海啊,你何时到的呀,我们不是刚打过招呼吗?”
易中海一时语塞:“老夫人,我刚来不久,我们的确刚问候过呢!”
“什么?你要给建军送头猪?哎呀,那可万万使不得。
建军年轻有为,自己能赚钱。
你应该考虑把那猪送给贾家。
他们家的境况可悯,孩子们连窝窝头都舍不得吃,只啃得起白面馒头。你若把猪送过去,对他们来说,无疑是难得的佳肴,能让孩子们多吃上几口。”
易中海未曾预料老夫人会有此言,一时间呆立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