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前搂住朱元璋的胳膊,以最简练的语言,说了之前发生的事情。
而在听了女儿和毛骧的禀报之后,朱元璋点着下巴,缓缓道:
“所以这么长时间,你什么都没有查出来?”
“就知道东宫多了一个宋濂的学生?”
面对着朱元璋的质疑,茅香也唯有低头认罪。
“臣愚钝。”
“罢了。”
朱元璋摆了摆手,略微沉吟一下,继续问道:
“你觉得会不会是这个姓李的,给太子出的主意?”
“回陛下,不像。”
毛骧略为沉吟了一下,给出了一个斩钉截铁的回答。
“此人是宋夫子门生,应该确凿无疑。以宋夫子的人品,教出来的学生不会有此悖逆不道之论。”
毛骧的结论得来的相当儿戏,但是无论朱元璋还是朱明夙,此时却都颇为赞同的点了点头。
这也算是时代的局限性。
宋濂是个金字招牌,被朱元璋钦点为开国第一文臣。
即使是之前,宋濂因为涉及到徽庸案被发配。
但是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质疑宋濂的德行,以及他挑选学生的眼光。
也正如茅香所说,作为宋濂推荐到太子府的学生,如果真的是一个曲意逢迎之徒,不可能在太子府中默默无闻。
背着一个太子师兄弟的名头,但却沉沦平凡。
唯一的理由就是不为太子所喜。
再加上现在的情况,就让在场的人下意识的认为。
李霜天是因为反对了这一份奏疏,所以才被太子冷落。
不能说阴差阳错之下,所有人都做出了错误的判断。
但是现在连毛骧都查不出个所以然来,又不能大动干戈。
朱元璋一时竟然不知道该怎么办。
想了想之后,朱元璋忽然开口。
“明夙啊,你先下去吧,去看看你母后。”
“父皇……”
“听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