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仲元翻了翻白眼,没有再说话,心中却惊骇李泰的武学造诣之高。
就刚才那一手,一般武者便轻易无法做到,更何况还带着一个人。
李泰踏水而来的样子,倒是引起了不少注目,不过很快便将视线转移开了。
自古文人都看不起武夫,觉得有辱斯文。
李泰此举,在他们看来不过是哗众取宠罢了。
李泰倒也不以为意,踱着小步,慢悠悠的欣赏起这亭中景色,以及挂在亭中的一些作品。
“这些都是历年游园诗会中,出类拔萃的作品。”
唐仲元走上前来介绍。
“听潮湖将其收录起来,每年的诗会都将他们拿出来供人阅览。”
“李兄认为如何?”
李泰点了点头,示意自己清楚。这就是前世作文大赛一样,优秀作品都会留存下来,便书成册再拿到市场去卖,也是对学子的一种鼓励。
听潮湖这般做法,李泰还是认可的。
不过认可归认可,并不代表李泰便能看的上这些作品。
“少年人哪懂忧愁,不过为赋新词强说愁罢了,尽是些辞藻堆砌之作,可称随笔,难登佳作。”
李泰平淡的说道,语气中隐隐有些不屑,随即话锋一转,拿着折扇的手指向了其中一副作品,“倒是这一首,反而有些意思。”
唐仲元顺着他的目光看去,视线定格在其中一首诗上。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折花枝当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须花下眠。
花前花后日复日,酒醉酒醒年复年。
..............
世人笑我忒疯癫,我笑世人看不穿。
记得五陵豪杰墓,无酒无花锄作田。”
整片诗洋洋洒洒一百四十余字,却是道尽了作诗者内心的潇洒和孤傲。
“李兄好眼光。”
唐仲元笑着